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以文心雕龙黄帝内经为(6)

来源:辽宁中医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.字病 重视书面文本的视觉美感,是刘勰论文的一大特点。在《练字》篇,他指谪“诡异”、“龃龉”、“同字相犯”、“字形肥瘠”(或“瘠字”“肥字

3.字病

重视书面文本的视觉美感,是刘勰论文的一大特点。在《练字》篇,他指谪“诡异”、“龃龉”、“同字相犯”、“字形肥瘠”(或“瘠字”“肥字”)四种字病,力倡“正文字”,认为:“诡异者,字体瑰怪者也。曹摅诗称:‘岂不愿斯游,褊心恶凶呶。’两字诡异,大疵美篇。况乃过此,其可观乎:联边者,半字同文者也。状貌山川,古今咸用,施于常文,则龃龉为瑕,如不获免,可至三接,三接之外,其字林乎;重出者,同字相犯者也。《诗》《骚》适会,而近世忌同,若两字俱要,则宁在相犯。……单复者,字形肥瘠者也。”此处的“疵”即病也。《说文》《尔雅》均把“疵”的本义释作“病也”。《汉书·传·景十三王传》里有“今或无罪,为臣下所侵辱,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使证其君,多自以侵冤”之句。颜师古注曰:“疵,病也。”“龃龉”指的是牙齿上下对不上,《说文》释其云:“齿不相值。”因此,刘勰实际上是把文中字体怪异的、“半字同文”者、重复字、字形繁简,分别掎摭为“诡异”“龃龉”“同字相犯”和“字形肥瘠”病。

而治疗这四种字病的药方各有不同。“诡异”是要坚决避免的。刘勰指谪当时文坛时,有“今一字诡异,则群句震惊,三人弗识,则将成字妖矣”(《练字》)之论。避免犯“龃龉”“同字相犯”和“字形肥瘠”病的总的原则是,要依据表意的需要,尽量巧妙地搭配使用偏旁相同、重复的字和字形笔画繁复或简单的字,使它们在文本中相间出现,错落有致。诚如刘勰所说:“善酌字者,参伍单复,磊落如珠矣。”(《练字》)

4.用事病

引经据典是中国传统文人写作的一大要诀,六朝骈俪文尤其注重用事。刘勰非常重视这个问题,他辟有《事类》专篇,并集中指谪了人们用事时常犯的以下三种文病。

(1)乖谬

刘勰把凡是引文与原文出处有误的用事指谪为“乖谬”病。通过对曹植、陆机文学作品中所引用事类的分析,他明确点明引事“乖谬”是“瑕”病。他说:“凡用旧合机,不啻自其口出,引事乖谬,虽千载而为瑕。陈思,群才之英也,《报孔璋书》云:‘葛天氏之乐,千人唱,万人和,听者因以蔑《韶》《夏》矣。’此引事之实谬也。……陆机《园葵》诗云:‘庇足同一智,生理合异端’。……则引事为谬;若谓庇胜卫,则改事失真:斯又不精之患。夫以子建明练,士衡沉密,而不免于谬。”(《事类》)

(2)事孤

骈俪文写作讲究语词和语义的两两相对、相称,尤其是属对。在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篇,刘勰把对偶分为“言对”“事对”“正对”和“反对”四大类。其中的“事对”指述的是偶句上下两句所列举的人事要相对,最忌讳的就是只有一件事,而缺乏与之相配的另一件事。刘勰形象地将之比喻为就像人跛脚行走一样不平衡。他说:“事对所先,务在允当。……若夫事或孤立,莫与相偶,是夔之一足,趻踔而行也。”(《丽辞》)

(3)寡闻

如果说事孤属于写作技巧问题的话,那么,作者“寡闻”则属于学养问题。谈到引事,刘勰从主观原因方面诊断出的另一种病就是“寡闻”。他说:“故魏武称张子之文为拙,以学问肤浅,所见不博,专拾掇崔杜小文,所作不可悉难,难便不知所出。斯则寡闻之病也。”(《事类》)

而治疗用事病的良方,刘勰也是因病制宜。他在《事类》篇明确一一指出:作者要避免“引事乖谬”,就必须“取事贵约”“校练务精,捃理须核”;而想不犯“事孤”病,则“必使理圆事密,联璧其章”。至于“寡闻之病”的防治则在于博学:“博见,狐腋非一皮能温,鸡蹠必数千而饱矣。”

5.文类病

刘勰文学批评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类。他认为每一种文类都有它特殊的规则和要求,触犯即为病。这类病往往表现在内容或形式、风格方面。例如,在《史传》篇,他认为“按实而书”是史传写作的基本要领。可是,由于缺乏确凿的记载,愈是历史久远的事件,愈难以记叙。更何况“岁远则同异难密,事积则起讫易疏,斯固总会之为难也”。因此,正确的做法就是荀子所说的“远略近详”。然而,有些文人“爱奇,莫顾实理。传闻而欲伟其事,录远而欲详其迹”,他们“弃同即异,穿凿傍说,旧史所无,我书则传。此讹滥之本源,而述远之巨蠹也”,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因重复记叙而犯“舛滥”或“尤烦”病,或者因“偏举”而犯“不周”病。刘勰进一步举例论证说:“或有同归一事,而数人分功,两记则失于复重,偏举则病于不周,此又铨配之未易也。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,傅玄讥《后汉》之尤烦,皆此类也。”而治疗此种病的良方,刘勰认为作者要做到以下三点:一是要“博练于稽古”,即“阅石室、启金匮、裂帛、检残竹”;二是要兼善纪、传两体,根据所记事实斟酌使用;三是要详略得当,即“寻繁领杂之术,务信弃奇之要,明白头讫之序,品酌事例之条,晓其大纲”。

文章来源:《辽宁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nz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2/689.html



上一篇:这人和人就是缺共振
下一篇:鲁迅为何骂中医是骗子

辽宁中医杂志投稿 |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| 辽宁中医杂志版面费 | 辽宁中医杂志论文发表 | 辽宁中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