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以文心雕龙黄帝内经为(2)

来源:辽宁中医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2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魏晋南北朝时期疾病意义上以“病”论文的普遍性,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。曹丕曾议论道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,

魏晋南北朝时期疾病意义上以“病”论文的普遍性,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。曹丕曾议论道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,而固小之,与弟超书曰:‘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,下笔不能自休。’”(13)曹丕:《典论·论文》,载《文选》(六),第2271页。本文以下引曹丕语,均出自此。这里,曹丕把班固瞧不起傅毅、指责他文章的行为归为自古以来的“文人相轻”。曹植则明确把文人之间这种相互指谪利病的行为解释为“好诋诃文章,掎摭利病”。他举例说:“昔丁敬礼常作小文,使仆润饰之,仆自以才不过若人,辞不为也。敬礼谓仆,卿何疑难,文之佳恶,吾自得之,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?吾常叹此达言,以为美谈。昔尼父之文辞,与人流通,至于制《春秋》,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。过此而言不病者,吾未之见也。…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,而好诋诃文章,掎摭利病。”(14)曹植:《与杨德祖书》,载《文选》(五),第1902—1903页。本文以下引曹植均出自此。刘勰也完全继承了曹丕、曹植的观点。他直接引用曹丕的言论论证说:“夫古来知音,多贱同而思古。所谓‘日进前而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’也。昔《储说》始出,《子虚》初成,秦皇汉武,恨不同时;既同时矣,则韩囚而马轻,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!至于班固、傅毅,文在伯仲,而固嗤毅云:‘下笔不能自休。’及陈思论才,亦深排孔璋,敬礼请润色,叹以为美谈;季绪好诋诃,方之于田巴,意亦见矣。故魏文称:‘文人相轻’,非虚谈也。”(《知音》)这里,刘勰从接受者角度,不仅明确把曹丕所说的“文人相轻”阐释为文人之间的相互指谪行为,而且他以曹植既反对文人之间的相互指谪又指谪别人为例,进一步论证了“文人相轻”的普遍性。

文人之间为什么会相互掎摭瑕疵呢?曹丕认为是因为“常人贵远贱近,向声背实,又患闇于自见,谓己为贤”。他论证说:“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,是以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。俚语曰:‘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’。斯不自见之患也。……夫文本同而末异,盖奏议宜雅,书论宜理,铭诔尚实,诗赋欲丽。此四科不同,故能之者偏也;唯通才能备其体。”刘勰则认为是因为人们“贵古贱今”“崇己抑人者”“学不逮文”(《知音》)。至于如何避免“好诋诃文章,掎摭利病”的行为,曹丕认为批评家只有“审己以度人,故能免于斯累,而作论文”;曹植认为批评家必须提高自己的才能,所谓“盖有南威之容,乃可以论于淑媛,有龙渊之利,乃可以议于断割”也。南朝萧纲持有与曹植相同的观点,谈及论文,他从反面论述说:“吾既拙于为文,不敢轻有掎摭。”(15)萧纲:《答湘东王书》,载《全梁文》(上),第115页。刘勰也认为批评家必须“博观”或“六观”,也即全方位审视作品。他说:“凡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故圆照之象,务先博观。阅乔岳以形培塿,酌沧波以喻畎浍。无私于轻重,不偏于憎爱,然后能平理若衡,照辞如镜矣。是以将阅文情,先标六观: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斯术既行,则优劣见矣。”(《知音》)

尽管对疾病意义上以“病”论文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,但是,无论是曹丕、曹植还是刘勰本人,都未能避免“掎摭利病”。曹丕在《典论·论文》里也一方面痛斥“文人相轻”,一方面指谪说:“应瑒和而不壮;刘桢壮而不密。孔融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,然不能持论,理不胜辞。”曹植在《与杨德祖书》里一方面批评“季绪好诋诃”,一方面“亦深排孔璋,敬礼请润色,叹以为美谈”。刘勰则在《文心雕龙》里一方面反对“文人相轻”行为,一方面指谪利病,如他说“庾敳《客咨》,意荣而文悴。斯类甚众,无所取才矣”,(16)此处的“意荣而文悴”,刘勰撮引自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有荣华者,必有憔悴。”“憔悴”即“瘦病”。“晋世群才,稍入轻绮。张潘左陆,比肩诗衢,采缛于正始,力柔于建安”(《明诗》),等等。这种矛盾的行为,与他们对文学的基本认识分不开,即“世人著述,不能无病”,有病则必须治疗。曹植较早明确持这种观点。他说:“世人之著述,不能无病。仆常好人讥弹其文,有不善者,应时改定。”曹植的这一说法为后人普遍沿袭采纳,并成为人们开展文学批评的合理理据。“瑕”字本义为玉上的斑点,后引申为缺点、不足之义。齐梁时期,文章中的“瑕”被人们视作病。陆厥在《与沈约书》里明确指出了这一点:“至于掩瑕藏疾,合少谬多,则临淄所云:‘人之著述,不能无病’者也。……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,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。”(17)陆厥:《与沈约书》,载《全齐文 全陈文》,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,第1255页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里则辟有专篇——《指瑕》。他论证道:“古来文才,异世争驱。或逸才以爽迅,或精思以纤密,而虑动难圆,鲜无瑕病。陈思之文,群才之俊也,而《武帝诔》云:‘尊灵永蛰’,《明帝颂》云:‘圣体浮轻’,浮轻有似于蝴蝶,永蛰颇疑于昆虫,施之尊极,岂其当乎?左思《七讽》,说孝而不从,反道若斯,余不足观矣。潘岳为才,善于哀文,然悲内兄,则云:‘感口泽’,伤弱子,则云:‘心如疑’,《礼》文在尊极,而施之下流,辞虽足哀,义斯替矣。”这里,刘勰“瑕病”联言,直接把“瑕”视作“病”,并以曹植的比拟不类、左思的文义不妥、潘岳的辞义不当为例,说明文章中没有“瑕病”的文人很少,文学作品的语义内容、语言表达方面都可能出现这种“瑕病”。

文章来源:《辽宁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nz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2/689.html



上一篇:这人和人就是缺共振
下一篇:鲁迅为何骂中医是骗子

辽宁中医杂志投稿 |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| 辽宁中医杂志版面费 | 辽宁中医杂志论文发表 | 辽宁中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